全球平均溫度增高,將導致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



 


全球平均溫度增高,將導致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。一地的海平面變化,主要是指該地海洋或陸地或兩者同時的上升或下降運動。若全球陸地相當穩定,只有海平面的升或降,這種變化稱為「全球水動型海平面變化」(eustatic change);若全球海平面相當穩定,由於陸地的變動,造成相對的海平面升或降,這種變化稱為「大地構造型海平面變化」(tectonic change)。全球水動型海平面變化是全球尺度的變化;大地構造型的海平面變化屬局部區域性的變化。若只考察某一地方的海平面升或降,則很難判別該地的升降運動是全球性抑或區域性的海平面變化。造成全球性海平面變化的主要原因包括:
一、全球冰川的增加或消融;
二、陸地上湖泊水體的增加或消失;
三、海盆面積(或體積)的改變;
四、海底沈積物的增多或減少。
造成一個地方地域性海平面變化的因子包括:
一、全球性的海平面變化;
二、大地構造的陸地上升或下沈運動;
三、地震或火山的作用;
四、岩層本身壓實的下沈現象;
五、氣候的波動,如恩索現象(ENSO);
六、人為的地盤下陷。
根據地質調查,目前科學家已經發現,在上個冰河時代(約15千年前)時,全球平均海平面比今天低100150公尺。冰河時代結束後,全球平均海平面迅速上升,一直到6千年前為止。從6千年前開始,全球的海平面變化已變得相當小,在這6千年間,海平面的波動幅度僅在數公尺之間。
二十世紀以來,科學家根據世界各地潮位站的紀錄,發現世界各地的相對海平面大致呈穩定上升現象。1941年,顧登堡(B.Gutenberg)計算發現,當時全球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1公厘。目前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幅度每年大約在1.21.5公厘之間。
若假設全球陸地穩定,但由於未來全球溫度還在上升,地表冰川因而會消融,這樣會造成全球水量增加,導致全球水動型海平面上升。要估算未來海平面上升的幅度,必須考慮下列四項因子:
一、海洋水熱膨脹的情形;
二、山岳冰川的消融情形;
三、格陵蘭冰川的消融情形;
四、南極大陸冰川的崩潰情形。
芮維勒(R.Revelle)假設2100年時全球增溫為34℃,且南極大陸冰川不會減小,在這樣的情況下,他計算得到的結果是:海水因熱膨會升高30公分;高山冰川的融解導致海平面上升12公分;格陵蘭冰川的融解造成海平面上升12公分;其他因子所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為16公分;因而總上升量是70公分,其中誤差約為25%。
霍夫曼(J. S. Hoffman)也計算過海平面的上升情形,得到的結果是:2100年時,因熱膨脹而使海平面上升2883公分;高山冰川的融解上升1237公分;格陵蘭冰川的融解上升627公分;南極大陸冰川融解使海平面上升12220公分;其總上升量為57368公分。
美國麻州烏茲霍爾海洋研究院(Woods Hole Oceangraphic Institute)亦估算過全球海平面的上升情形,在不考慮局部地方的地盤下陷情形下,全球海平面在2100年時的上升量為28217公分。
綜合以上所述,可知海平面的上升因計算者而有些許差異,但所有學者都同意未來的海平面一直會持續上升,上升的大小則與全球的增溫幅度密切相關,而增溫幅度又與大氣溫室效應的強弱有關。
海平面上升的影響
全球海平面上升,將對人類產生空前巨大影響。首先海平面上升將會造成現在海岸線的後退,因而導致許多陸地消失(其實是被海水淹沒掉),尤其是大河口的三角洲及低平的海岸平原地帶最嚴重。這些低平的肥沃地區,通常又是人口稠密和工商業發達的地區,例如埃及的尼羅河三角洲、孟加拉共和國的恆河和布拉馬普德拉河的聯合三角洲、美國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、中國的長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等。沿海低地及三角洲的沈沒,將使原來居住其地的居民流離失所,若政府處置不當,將使這些人民變成洪水難民,因而可能導致社會、經濟或政治的動盪不安。
海水淹沒沿海低地和三角洲後,鹽水還會入侵內陸,使原來肥沃的農地土壤鹽化,造成農業和耕地嚴重損失。當海水侵入內陸的地下含水層後,更會污染日漸不足的淡水資源。
海水上升還會打破現在已經達到平衡的海岸剖面,促使海岸侵蝕作用加強。根據布倫(P.Bruun)法則,在砂質海岸地帶,海平面每上升1公分,海岸將因受到侵蝕而後退1公尺以上。海岸後退又會破壞現有的海岸工程防護措施,因而使得其建造及維護成本增加,這將是非常巨大的財政負擔。
海平面上升還會增加洪水的次數,使沿海地區的洪災更為嚴重。此外,海平面上升也將破壞現有的魚塭和鹽田,而且現有的紅樹林也難逃淹沒命運。
全球增溫和海平面上升已是不可避免的環境災害,它對我們人類即將造成史無前例的衝擊,我們怎可忽視?如果我們今天還不設法尋求解決之道,那麼等到2100年時,我們就會發現那時地理學家所繪製的世界全圖,與今天所見的世界全圖相比,地球已經經歷了一場巨大變遷。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enjr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