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花12分鐘健身


沒時間運動嗎?爬樓梯是個既快又有長期效益的運動。


北愛爾蘭奧斯特大學研究者請一群坐辦公室、很少運動的女性,從每天爬200個階梯一次開始,進階到每天爬6次(可以坐電梯下樓),每次2分鐘。換言之,每位婦女一天只需活動12分鐘就好。


不到2個月,這群女性發現自己身材變好了,而且血中膽固醇降低到讓她們得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減少33%。另一個研究是找13,500位男士,請他們每天爬100階,或是不限日數,每星期上下700階樓梯,發現死亡率因此降低了20%。每次運動量相當於花30~40分鐘走路2公里。從消耗熱量的角度來看,爬15分鐘樓梯和快步健走30分鐘所燃燒的卡路里一樣多。


爬樓梯相當於垂直健走,好處多多,消耗熱量驚人,而且可以鍛鍊體力、修飾肌肉、還能強化骨骼。


垂直運動不只是爬樓梯而已,還包括下面幾項,同樣可以達到健身效果:


爬小山丘
每小時消耗的熱量:408卡(上和下)


好處:戶外就可做


警告:膝關節不好的人,下山要小心


爬樓梯健走
每小時消耗的熱量:408卡;612卡(只有上)


好處:對鍛鍊肌肉骨骼很有幫助,每次只要花很少時間就可做完


警告:如果有心臟、關節、平衡問題,先去詢問醫師。


有氧踏板
每小時消耗的熱量:578卡


好處:肌肉骨骼有幫助,強化大腿、上半身,而且大家一起做,比較有樂趣。


警告:要花錢,對膝關節衝擊較大。


爬樓梯機
每小時消耗的熱量:612卡


好處:可以變化花樣,聽音樂、看電視、閱讀、而且可以調整坡度


警告:要花錢買器材,或到健身房去使用。


註:熱量消耗是以一個67公斤的人所做的估計。



簡單瑜珈 立刻溫暖你的身
  只要在室內就可以做的簡單動作,1分鐘立刻見溫暖。


康健38期 文/林貞岑 攝影/呂恩賜


雲雀式
做法:


右腳跟彎曲,緊貼在大腿內側,左腳向後伸出。
吸氣擴胸,雙手盡量向後伸展,頭不需要後仰。閉氣8-16秒後放鬆。
吐氣,兩腳蜷曲,腿部坐在腳跟上,身體向前彎曲,使額頭觸到地面,全身放鬆。
換腳再做一次。
功效:可訓練膝蓋及腰腹力量,改善四肢冰冷


提醒:飯後2-3小時後可練瑜伽動作;做動作之前可以轉動身體各處的關節及頭頸部,做簡單暖身;做完瑜伽後歇息半小時再喝水或進食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貓式
做法:


跪姿,四肢著地。
慢慢吐氣,拱背,腹部向內縮起。下巴盡量扣住胸部。將意識停留在自己容易痠痛的部位。
維持以上動作,閉氣8-16秒後放鬆。
吸氣仰頭看天花板,閉氣8-16秒後放鬆。
功效:


柔軟脊椎骨、強化腹肌血液循環,對於腰痠背痛的人特別有功效。


動作示範:瑜伽協會資深教練嚴菀華






強身固本八段錦
 像舞動綢緞一樣優美的國術精華八段錦,簡單易學,不受天氣和地形限制,隨時隨地來幾招,得到強身固本的功能。


 康健39期 文/李宜蓁 攝影/許育愷


八段錦是中國自古相傳的一種養身運動,以吐納、導引之術達到強身固本的功能,最初以舞蹈形式問世,舞之如錦緞般優美的動作一共八段,故稱為「八段錦」。


走訪大力推行八段錦已有4年光景的陽明醫院中醫科,只見一位身著白袍的醫師正站在轉角處,示範八段錦的第二式「左右開弓似射雕」,拉弓射箭,架勢十足。


中醫科診間牆上,掛滿了新版八段錦的細部動作分解圖。中醫科全體醫師都必須精鍊八段錦,才能親身示範給來診者觀摩。中醫科主任賴榮年說,中醫講求的是全身性調養,在無法確切掌握返診率的狀況下,免費教授來診者一套簡單易學、不受天氣時間地形影響、可隨時隨地自行練習的八段錦,如能持之以恆每天練幾招,必能對病情緩解有極大幫助。


賴榮年強調,八段錦的招式簡單易學,但不必一定做到標準動作,原則是量力而為,通常做完一套八式後,身體會感到熱熱的,非常舒服。以下是八段錦的分解動作:


預備動作:甩手
身體自然站立
身體向左扭轉,重心移至左腳,左腳尖抬起,右手向上甩至左肩、左手甩到右後腰。
左右交替為一次,反覆做16次,由慢而快,再由快而慢,以身體舒緩為要。
第一段錦:雙手托天理三焦
自然站立,雙手掌心向上,中指相接置於小腹前。
吸氣,雙手上提至胸口高度;吐氣,雙掌翻轉掌心向下回到開始動作。
吸氣,雙手上提至眼前,翻掌,上提到頭頂,手臂伸直雙手托天,兩眼向上看,足跟微微離地,維持3~5秒。
吐氣、兩手分開像抱一顆球,緩緩向下。
作用:拉長脊椎、頸肩,胸括,調理氣血,穩定情緒。


第二段錦:左右開弓似射雕

跨馬步,雙手握拳相接提至胸前,掌心向內是為豎拳。
左手比出「七」的姿勢(食指與拇指垂直,其餘三指內收), 右手維持豎拳。
吸氣,左手向左推出伸直,眼看食指尖,右手拉至右胸側, 想像自己正在拉弓射雕,維持3~5秒。
吐氣,左手握拳收回。左右交換為一次。
作用:以蹲馬步測試身體下盤是否虛弱,同時做到大胸括,減輕胸悶與肩頸痠痛,謹記量力而為大原則。



第三段錦:調理脾胃須單舉
自然站立、雙手掌心向上,中指相接置於小腹前。
吸氣,兩手上提至胸口高度;吐氣,雙掌翻轉向下,回到開始的動作。
吸氣,兩手上提至胸口高度,右掌心翻轉向上,左掌心向下。
右掌提至頭頂,成托天姿勢,雙眼注視右掌;左掌下壓成按地姿勢。
吐氣,右掌伸直由右外側慢慢放下,頭回正,雙掌下垂放鬆。
左右交替為一次。
作用:加強脾胃功能,改善胃酸過多、手腳冰冷或四肢痠痛的症狀。


第四段錦:五勞七傷往後瞧
自然站立,雙手掌心向上,中指相接置於小腹前。
吸氣,兩手上提至胸口高度;吐氣,雙掌翻轉向下壓。
兩手慢慢放下,同時頭慢慢轉向左側,想像可以看到左後腳跟,維持3~5秒。
身體放鬆回到開始動作。左右交替為一次。
作用:測試頸椎有無向後轉的能力,緩解肩頸僵硬、落枕等症狀,適合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。


第五段錦:搖頭擺尾去心火
雙腳橫跨一大步,成弓步狀,上半身維持中正,雙手放在膝上方15公分處。
重心移至右腳,左腳伸直,眼睛直視右前方。
吸氣,彎腰,眼睛往下看右腳尖。
身體平行由左移向正中間,重量平均落在兩腳後,吐氣,身體回正,眼睛向前看。
左右交替為一次。
作用:去心火,緩解容易長暗瘡、青春痘、流鼻血、情緒暴躁的症狀。
適合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,動作較複雜困難,量力而為。


第六段錦:背後(足企)顛百病消
自然站立,腳尖腳跟併攏。
提起腳跟,提臀縮肛,兩手掌向下壓地,暫時憋住呼吸,全身緊繃,停住約5秒鐘。
全身力量突然放鬆,腳掌用力,腳跟跺地(有「顛」地之象),膝蓋微彎,雙手順勢向前輕輕甩出,同時快速吐氣。
反覆做3次,第3次放下腳跟要輕要慢。
作用:針對精神委靡、腦袋不清,有馬上提神醒腦的功能,同時可緩解膀胱無力、痔瘡與子宮脫垂的功用。


第七段錦:攢拳怒目增氣力
兩腳跨大步約兩個肩膀寬度,兩手輕輕握拳至腰際,拳心向下,馬步下蹲。
右拳向前迅速推出,拳心轉向下,怒目看右拳,左拳微向後拉。右拳推出時一併喊出「喝」聲。
右拳收回,雙手置於腰際慢慢站起來。
兩手腕交叉於小腹前方,吸氣,由下往上提至頭頂,抬頭眼睛向上看。
吐氣,兩手往左右兩側畫大圓圈,慢慢放下,回到開始動作。
左右拳交換為一次。
作用:帶有想像力,把體內濁氣用力喝出來,肩部肌肉自然跟著拉長,增加氣力,記得最後收功。


第八段錦:兩手攀足顧腎腰
自然站立。
吸氣,兩手伸直上舉至頭頂。
雙手交互向上拉伸兩次,拉伸時想像手臂向上抓東西不斷拉長。
吐氣,彎腰,手臂慢慢向下碰地,眼睛抬頭向上看。
頭低下,慢慢起身,雙手順著雙腿內側慢慢輕撫上移,至鼠蹊部時滑向後腰,雙手托住後腰身體微向後仰。
身體回正,放鬆。
作用:伸展腹直肌以及腳內側的經脈,透過手的熱量按摩腎臟,
預防老化。


動作示範:奚淞 資料提供:陽明醫院中醫科




放鬆你的感官
運用深呼吸、靜坐這些簡易放鬆技巧,由外往身體內部探索,能重新打開五官敏銳力。



康健40期
文/林芝安 攝影/呂恩賜


每天,我們不停聽人說話、看電視、吃東西、聞飄在空氣中的各種味道、與人或物品碰觸,各式感官經常得張開著,以接受外界種種刺激。然而刺激久了,感官的敏銳力也會逐漸疲乏。


安定腦部活動
科學家用電子儀器研究腦部,當腦在清醒狀態下,電子跳動率最高,每秒21周。睡眠時,跳動率最低,每秒只有0.5~3.5周。


科學家將腦波跳動由低到高分成四個頻率帶:δ(delta)、θ、α、β(beta),當人們不停使用感官,腦子會呈現高跳動率的β,無法進入較安定的α,甚而到達全然放鬆的θ頻率。


這時,有必要讓感官暫時休息,回到深度鬆弛狀態,充滿能量後,再重新出發。


放鬆最重要的是,呼吸。只要懂得控制呼吸的速度和頻率,投射到腦部,將逐漸由β轉為較安定的α波層次。
醫學上也已證實,深呼吸能幫助血液的二氧化碳排出,吸入大量的氧,使神經系統放鬆,穩定情緒,促使大腦功能相互協調。


中華民國瑜伽協會秘書長、資深瑜伽教練嚴宛華強調,學會放鬆很重要,讓腦子逐漸安定下來,先練習將外放的五感都收攝回來,設法集中在一個點上。


呼吸,是很好的集中點。「呼吸是意識和潛意識的橋樑,調呼吸即在調心。當呼吸變得深遠緩慢,肢體慢慢放鬆,不妄想雜事,專注在呼吸上,心靈也跟著鬆。這時,你的內在潛能、靈感會如泉水般湧出,」嚴宛華說。
深而緩的呼吸再搭配靜坐或瑜伽伸展動作,由身體往心靈內部放鬆,過程就像清除體內雜物,汰舊換新。這對於提高感官的敏銳力,幫助很大。


當忙碌活動一整天後,各種感官恐怕已經疲憊不堪,不妨多給些呵護保養,放鬆身心,放鬆感官。如此,才可繼續展開下一次豐盛的感官之旅,享受感官帶來的生活樂趣。


如何全身放鬆?
◎情緒焦躁不安時,一分鐘放鬆法


當心情焦躁、發怒或壓力大時,氣很容易往上衝,呼吸短而急促,四肢緊繃,血液彷彿瞬間凝結,破壞身體的自律神經。


練習「看著你的呼吸」,也就是將注意力擺在呼吸上,運用腹式呼吸原理(吸氣時,腹部鼓脹,能吸進大量的氧氣;吐氣時,腹部收縮,吐出更多廢氣)。


做法很簡單,或坐或站都可:


深深吸一口氣,從1默數到5,用力將氣吐掉。
再深吸氣,同樣數1~5,接著放慢速度吐氣。
反覆做幾次,讓氣往下沈到丹田,直到呼吸變得緩慢深長,緊繃的肩膀自然會鬆垮下來。
◎冥想靜坐練習


行為醫療專家柏瑞杉寇博士研究靜坐多年,她認為靜坐能引發身體的放鬆反應,經常練習,可以消除肌肉緊繃、焦慮緊張情緒以及腸胃不適等問題。


靜坐不難,只要挪出幾分鐘給自己,每天持續做,你會感覺自己愈來愈能放鬆。


a.關掉電話,坐在椅子或地板墊子上,輕輕閉上眼睛。
b.首先要專心呼吸,讓呼吸沈靜下來。
c.想像從頭、頸部、肩膀、手、腰、臀部、大腿、小腿一直到腳指頭,身體一節一節放鬆。
d.靜坐時很容易浮現各種念頭,建議你將注意力集中在數息,反覆從1數到10,可以增強專注力。


頭擺正。
眼睛輕輕閉上。
嘴巴緊閉,舌頭頂上顎,下巴往內收。
肩膀向外微張,肩部放鬆,兩手放在膝上。
腰背挺直,縮小腹。
可輕鬆坐在椅子,或盤腿而坐,不需講究哪種盤坐姿勢,以舒適自然為原則。
※掌握調心要領:眼觀鼻,鼻觀心,心觀呼吸。


◎舒展全身放鬆法——拜日式


瑜伽拜日式是一種熱身運動,搭配呼吸,可舒展肢體,全身鬆弛。由12個連續動作組成,剛開始練習時可放慢速度,等每個動作都熟練後,再一氣呵成連續做。


1.合掌


站直,雙腳併攏,手臂放在身體兩側。深吸一口氣,雙手合掌到胸前,慢慢吐氣。


2.往後仰


吸一口氣,手臂伸展到頭頂上,身體往後仰,臀部往前挺,能後彎到哪就到哪,不要勉強,膝蓋不要彎。


3.向前彎


慢慢吐氣,身體往前彎。雙手往前伸展貼地,擺在雙腳旁(碰不到地也沒關係,能伸到哪就儘量伸到哪),額頭往膝蓋靠近,臀部儘量往上抬高。


4.右腿向後伸


吸氣,將手放在左腳兩邊,左膝彎曲,右腿往後伸直觸地。頭抬高,眼睛往前注視。


5.撐起身體


接著將左腳往後伸,與右腿併攏,兩手立地,脊椎挺直。閉氣。


6.胸部著地


慢慢吐氣,胸部著地,兩手擺在兩胸外側,雙膝觸地,臀部抬高,雙腳併攏。



7.拱起胸部


邊吸氣,身體邊往前滑,下半身著地,拱起胸部,頭後仰,手肘往身體方向彎曲。


8.倒V姿勢


慢慢將氣吐掉,腳站穩,手肘伸直,腎部抬高成倒V字型,膝蓋伸直。


9.向前伸展


吸氣,腳往前彎曲,左膝著地,抬頭往前注視。


10.額頭貼膝


左腳往前,與右腳站直併攏,頭往膝蓋靠近,腎部儘量往上抬高。


11.向後彎


吸氣,慢慢將頭往後仰,手臂往後伸,雙腳併攏


12.回到起點


吐氣,身體回正,站直,兩手放在身體兩側。完成整套拜日式。深呼吸,再重頭做一次。TOP>


動作示範:邱素貞瑜伽天地 黃美鳳老師
(資料提供:中華民國瑜伽協會秘書長嚴菀華)
(延伸閱讀:請參閱《康健雜誌》第十五期「身心靈全新療法」深深慢呼吸)



10個你馬上可以做的健康行動
康健雜誌59期 文/編輯部 


1.吃一頓營養的早餐
早餐是啟動一天腦力的燃料,不能不吃。許多研究都指出,吃一頓優質的早餐可以讓人在早晨思考敏銳,反應靈活,並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。研究也發現,有吃早餐習慣的人比較不容易發胖,記憶力也比較好。


2.每日5蔬果
這是1991年,由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和健康促進基金會,共同推動的全民營養運動。根據調查,多吃蔬菜水果的人,可以減輕癌症與心臟病的風險。建議你,把蔬果放在最容易看到、隨手就可以拿到的地方,提醒自己多吃蔬果,也可以把蔬果切丁,當做點心,代替那些會令你發胖的餅乾、零食。


3.每日運動30分鐘
許多研究都指出,每天運動30分鐘就可以得到運動的好處,包括:預防心臟病、糖尿病、骨質疏鬆、肥胖、憂鬱症等,甚至有研究指出,運動可以讓人感到快樂,增強自信心。如果你很久沒有運動,建議你循序漸進,慢慢增加長度與強度,可以從最簡單的Walking運動開始,每天快走20~30分鐘,持續走下去,一定能感受到許多好處。


4.用牙線剔牙
用牙線剔牙,不只可以降低蛀牙的機率,還可以保護你的心臟。根據美國牙周病學會指出,罹患牙周病的人比一般人容易罹患冠狀動脈疾病。


5.把大自然帶進屋內
靜聽雨打落葉的聲音,或望著魚兒在水中優游的模樣,都能給人安詳寧靜的心境。專家指出,與大自然結合的感覺可以減輕壓力。在家中或辦公室中種植盆栽,或養一缸魚都是不錯的建議。


6.戒菸
抽一根菸會產生超過4000種化學物質,其中40幾種會致癌,吸菸者死於肺癌的人數是不吸菸者的16倍。戒除吸菸的習慣,不僅對自己的健康有利,也是對家人愛的表現,因為二手菸比一手菸還毒,已被WHO列為頭號致癌物質,而孩子往往是二手菸最大的受害者。超過四分之一的嬰兒猝死是因為父母吸菸,導致嬰兒吸入二手菸引起的。二手菸也會增加兒童氣喘的次數,且加重病情。


7.吃飯時把電視關掉
研究兒童肥胖和收視習慣的學者發現,兒童在吃飯的時候看電視,通常會容易導致肥胖,且會延長收看電視的時間高達70分鐘。所以不管大人或小孩,吃飯時,最好關掉電視,專心的吃飯,好好享受桌上的食物。


8.要工作也要娛樂
只知埋頭工作,容易熱情缺缺,不妨放輕鬆一點。準備一本剪貼簿,收集漫畫、笑話等等幽默的材料,每天不時拿出來翻翻,讓自己開懷大笑幾聲。也可以在工作以外培養一些興趣,缺乏娛樂,是很難為自己打氣的。


9.再忙也要和家人聊聊天
美國心臟病權威,曾任前美國總統柯林頓醫療顧問的歐寧胥(Dean Ornish),歷經數十年研究發現,擁有親密關係可以預防與減緩心臟病,甚至可以提供生命堅強的抵抗力。不管外在生活多麼多采多姿,每個人都需要擁有可以打開心扉,分享心事的親密關係。所以不管再忙,每天也要和家人聊聊天,滋養彼此的親密關係。


10.讓自己有好睡眠
好的睡眠品質比睡眠時間的長短更重要。幾個步驟可以讓你睡得更甜美:


1)先整理床鋪,把棉被、枕頭打理到最舒適的狀態。


2)以自己最自然、最舒適的姿勢躺好。


3)躺平後,做幾個深呼吸,讓自己放鬆下來。然後用感覺從頭到腳掃描一遍,看哪個部位緊繃,再試著放鬆下來。


4)如果心裡還想著工作,可用數息法,想像自己呼吸時,把負面的情緒吐出去,然後把正面的能量吸進來,來回呼吸幾次,直到心情平靜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enjr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